1.历史:古时的黑山黑水

2.大连金州的大黑山,6月初,山里的夜间的气温有多少~因为学校离大黑山不远,打算端午的时候去山上露宿!

3.黑山2016年7月26日天气

4.黑山共和国的旅游

历史:古时的黑山黑水

黑山未来几天天气_黑山未来15天天气

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 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因旁边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元代时又称“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为黑色都城之意。

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才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并运送出境。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出师不利,退守孤城。中原大军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贯其间,便以沙袋塞其上流,断绝城中水源。守城者于城内掘井,至极深而滴水未见。黑将军被迫全力出战,未战前,以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落入敌手,然后率士卒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

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得见宝藏。关于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黑将军战败后并没有死,而是向东南方向撤退。在距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不远的地方,曾留下了他的盔甲和战袍。这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俄国的科兹洛夫就是着迷于神秘的黑水城的人物。

黑水城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初,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军城”之称。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尽管城市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西夏建国以前,黑水城一带就已有大量居民,在这里耕耘牧猎、繁衍生息。西夏建国后,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

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元朝在这里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

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先后屯田近万亩。

元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来的黑水城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了扩建改造。扩建后的黑水城,东西宽450米,南北长380米,是原来城市面积的3倍。扩建后的城市,不仅增加了城区面积,而且加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当时的黑水城,城墙高达10米,城内有登城马道7条,设有宽约6米的东、西城门两座,并在城门外加筑了瓮城。在四面城墙的外侧还修筑了马面、角台等御敌建筑。

在当时的城区内,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区域和百姓、官员、兵卒的住宅区;有直通城门的东、西大街和南北街巷组成的整齐街道。街道两侧,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馆、酒店、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作坊等。并有马市、柴市及交换农牧产品的互市场所。黑水城,不仅城内十分繁荣,而且在城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区和繁华热闹的街市。当时,居住在黑水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之多。

在黑水城众多的建筑中,宗教建筑是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黑水城,曾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历史上曾建造过许多宗教寺院。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建筑。其中以佛教建筑最多,而且占地面积也最大。在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耸立着5座宝瓶似的佛塔。最高的一座达13米。佛塔是用土坯垒成,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今天依然耸立云端,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

元朝时期的黑水城,不仅是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繁荣城市,而且还是当时“北走岭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这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变成了一片荒漠。昔日繁华昌盛的黑水城也变成了一座废城。现在它们的痕迹依稀可辨。砖石,瓦块,陶瓷残片,铁器,雕刻,泥佛,风化的白骨,破裂的石磨,块垒等当年的遗物。在古城遗址的西北角上,端坐着12米高的西藏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是黑城的标志性建筑。

城内,荒凉满目,流沙下遍布官邸、寺庙和民居的颓垣断壁,到处都散落着各种瓷器和碎片。黑釉刻花、白釉褐彩,以及钧瓷和南方的龙泉瓷等等。城外还有几座残缺不全的喇嘛塔,像是守城的卫士肃然而立。在古城遗址的西北角上,端坐着12米高的西藏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是黑城的标志性建筑。

风沙填埋一座城市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在当地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隋朝时,有一天天气显得十分怪异,忙碌的人们虽然在心里嘀咕,但都无暇深究,在沉闷的城中往返穿梭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并高声叫卖他背的枣梨:“枣梨!枣梨!”虽然老人叫卖得非常起劲,但由于他的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天黑之后,老人出城而去。

当时驻守此城的隋朝大将韩世龙闻听此事觉得十分蹊跷,百般思索之后恍然大悟:“枣梨不正是早离吗?”遂果断地率领全城军民离开黑水国。果然,在人们离开不久,狂风大作,风沙从天而降,整个城池很快被沙掩埋……这一传说还有史料记载,说韩世龙“去后一夕被沙掩埋”。

被沙掩埋的不仅仅是一个城池,连同黑水国一同沉睡在沙海之中的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相信有一天对黑水国遗迹的勘察,总会揭开这个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

大连金州的大黑山,6月初,山里的夜间的气温有多少~因为学校离大黑山不远,打算端午的时候去山上露宿!

昼夜气温比较大,而且山里晚上风比较大,注意多带一些防风保暖的衣物。

大黑山旅游区里是不允许露宿的,但周边有很多天然的山林,如果想露宿的话别去太偏僻的地方。还有就是山里虫子比较多,注意带花露水等防蚊用品。注意防火。

黑山2016年7月26日天气

空气质量实况

空气质量:良 AQI:60 PM2.5:42

PM10:66 O3:155 NO2:18 CO:0.901

天气:阴 27℃

东南风2级 湿度:31%

黑山共和国的旅游

著名旅游景点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科托尔老城和索波查尼修道院;其他著名景点还有塔拉河谷、圣特里普纳天主教堂(建造完成时期比巴黎圣母院早179年)、奥斯特罗格大教堂、圣斯泰凡岛、布德瓦老城等。

塔拉河谷大桥:塔拉河峡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它初建于1940年。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前南斯拉夫**《桥》的拍摄地。

以下为《桥》的剧情: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塔拉河谷:塔拉峡谷位于黑山中部,距离塔拉河82公里。峡谷长82公里,为黑山最长的峡谷,深1300米,是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在峡谷中穿过。峡谷周围被茂密的松树林包围,旁边是深邃清澈的湖泊。塔拉峡谷以天然美景而成为著名观光旅游胜地,溪边钓鱒鱼,洁白清澈的溪水上筏舟均是深受游客喜爱的项目。面对宽广的峡谷,人类竟显得如此渺小,就像是一只蠕动的小小蚂蚁。由于塔拉河穿过峡谷,峡谷和河流的完美结合使得塔拉峡谷有一段是可以泛舟的,泛一缕轻舟在水上,是何等的畅快。可泛舟的峡谷地段长11米,需要两三个小时,泛舟也是观赏塔拉峡谷的一种方式,在小小的舟上,抬头观赏高1300米的峡谷,应该是一眼望不到顶吧!相信在这短短的3个小时里,游客会充分感受到峡谷的壮观、泛舟的刺激与乐趣。

圣特里普纳天主教堂:尽管科托尔人大部分都信奉东正教,但最重要的教堂却是这座天主教堂。根据传说,威尼斯商人于西元809年从今天的土耳其带回3世纪基督教圣者特里普纳的骸骨,却在科托尔湾遇上风暴,于是在科托尔为他建造了一座临时庇护所,但当土耳其人每每要从当地离开时天气就会变坏,从此圣特里普纳就安放在科托尔,从此成为这里的守护神。圣特里普纳是基督教世界的圣人,作为科托尔的守护神不论对东正教或天主教而言,都是他们共同崇敬的神祗。

科托尔老城: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 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奥斯特罗格教堂:奥斯特罗格教堂建于17世纪,是东正教的一个圣地。教堂有山脚和山腰两处建筑组成。位于山腰的教堂部分与山体自然融合,浑然天成,远远看好似镶嵌于悬崖上的一幅壁画。号称是山洞中的教堂,它保留了大量的精美壁画,同时还保留着圣奥斯特罗格的圣体和遗物供世人参观。来自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克罗地亚的东正教徒到这里朝拜。每天都有许多人席地而睡。可见奥斯特罗格对东正教徒是一个神圣之地。1852-1853年土耳其入侵时曾试图摧毁教堂,但因地势险峻而失败。

布德瓦老城:布德瓦是黑山旅游业的支柱,在2007年夏季,该城接待了超过330,000 名游客 。到目前为止,布德瓦是黑山境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布德瓦海岸长达11,310 米的沙滩,同这座城市巨大的文化遗产、优美的建筑物和令人兴奋的夜生活一起帮助布德瓦成为了黑山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由于丰富的夜生活,布德瓦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他们进入大街人行道上那一字排开的户外俱乐部,狂欢到凌晨一点,大量的年轻人甚至彻夜狂欢。布德瓦的酒吧的饮料和食品是这一地区最贵的。从老城延伸出来的长达500米紧靠在几个大的悬崖峭壁之间的小路可以直达布德瓦最著名的莫格伦海滩。其他在城区的海滩包括“理查德的脑袋”、皮扎纳和斯拉夫海滩,很多其他的海滩位于布德瓦附近的城镇如贝奇奇、雅兹、米洛切尔和卡梅诺沃等地。布德瓦老城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文化景观,相反,城内大部分区域由新时期的地中海风格的建筑或者私人的两层小楼所覆盖。

圣斯特凡岛:位于布德瓦东南约6公里的亚德里亚海中,面积0.015平方公里,岛上人口411人。该岛在十五世纪时为一个渔村,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成为投资酒店范围。 根据中黑两国达成的谅解备忘录,黑山继续遵守原“塞尔维亚和黑山”与中国关于持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的协议。

持因私护照赴黑山可向塞尔维亚驻华使领馆申办黑山签证。

依照黑山政府公布的签证申办暂行条例,

落地签证申办程序如下:

(一)准备申签材料:签证申请表(可在塞尔维亚驻华使领馆领取),申请人所持护照资料页的复印件,经黑山相关部门认证的邀请函;

(二)传真申签材料至黑山外交部领事司;

(三)申请人在获得黑山外交部领事司传真或邮件形式的肯定回复后,方可出发前往黑山。在黑山口岸向签证机关出示以下材料即可获签:有效护照,邀请函原件,返程机、车、船票,财力证明(银行存款单等)。落地签证办理费用为55欧元。

因私护照持有人若具有欧盟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等国的合法居留或以上国家的有效签证,亦可在黑山口岸申办落地签证。

黑山致力于加入欧盟,其海关规定逐步与欧盟标准一致。入境时贵重的专业和技术设备需申报。每次出入境最多可携带2000欧元现金,个人行李可带1升葡萄酒或1升烈性酒、不超过50克或250毫升的香水、不超过250克的烟草制品(200支香烟或50支雪茄)。 外国公民在黑山购物一般不享受退税待遇。

持因私普通护照前往黑山还可在黑山口岸签证机关获颁落地签证。

黑山在华尚未开设使馆,持因私普通护照前往黑山可向塞尔维亚驻华使领馆(原塞黑驻华使领馆)申办黑山签证。 持有效外交、公务及因公普通护照或办妥黑山签证的因私护照者即可入境。开车进入黑山还需车辆国际保险卡、相关行车证或办理临时保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