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2.2023年聊城中考总分多少

3.聊城春节有啥习俗?

4.我想了解一下山东聊城和聊城大学!

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聊城四月份天气预报_聊城4月历史天气

山东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大秦置济北、胶东、琅岈等郡,汉属青、兖、徐州,金为山东东西二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现辖2地区、15地级市、33县级市、61县。约60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达15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济南。

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山东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东夷各 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西南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著名的齐、鲁两国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在今山东境内最大的诸侯国。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元朝(公元1206——1368)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朝(公元1616——1911)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山东省现辖17个市,139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

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青岛为副省级全国计划单列市,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协办城市,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

山东省人口9041万人,居全国第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2%。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共有3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左右,其余为满、蒙、朝鲜、壮、土家、高山、纳西、维吾尔、白、黎、苗、俄罗斯、锡伯、布衣、侗等民族。在山东,回族、满族、蒙古族有聚居或杂居的村镇、社区,其他民族没有固定的聚居村落或社区。

山东省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南北最宽处距离约420公里,东西最长处距离约700公里,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

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大陆部分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刮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早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全省气候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山东省年平均气温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东递减。 鲁西南平均气温多在13℃以上,济南、枣庄等地达14℃以上,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气温-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4~27℃。山东各地冬季最长,一般为140~165天,夏季次之,约为72~108天,春、秋两季较短,约为50~70天。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当时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设山东布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地,139个县、市、区。其中地级市15个、地区2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45个、县61个。山东省人口共8780多万,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人文旅游资源众多而奇特,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文化发达地区。山东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泰山,世界文化遗产1处——孔府/孔庙/孔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泰安的泰山、青岛的崂山和胶东半岛海滨。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97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

全省近千处旅游景点,基本形成了6大旅游区: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曲阜圣地之旅);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梁山、阳谷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山东还推出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开办了孔子文化游、孔子家乡修学旅游、齐鲁民俗旅游、书法旅游、烹饪旅游、钓鱼旅游等30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2023年聊城中考总分多少

2023年聊城中考满分为740分。

一、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30分)、物理70分、化学60分、生物6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地理60分、信息技术10分。已参加地理、生物学科考试的初三考生,可申请补考或重考,重考以最高成绩计入总成绩。

二、因2022年未实施生物实验操作测试,初三年级理化实验操作满分20分,实行及格线制。即考试成绩达到16分及以上,按0分计入录取总成绩;低于16分,低多少分就在总成绩中倒扣多少分;初二年级生物实验操作满分10分。

中考前注意事项如下:

一、养成好的答题习惯。

解题习惯要端正,由于是电脑阅卷,所以平时答题时就养成左对齐按列写的答题习惯;阅题习惯的养成,中考都会提前发卷,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将试卷浏览一遍,大致了解题量、题型,了解试题的难易度,做到心中有数,通览全卷,把握全局。

答题习惯上,先易后难,合理支配答题时间。进入考场后考生特别紧张,可轻拍几下额头,做几个深呼吸,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二、提前熟悉考场。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孩子们不在本校考试,老师会提前组织或通知家长带大家去熟悉考场。孩子们一定要仔细了解从家到考场的乘车路线和乘车所需时间,一定要保证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牢记考场及洗手间、医务室等位置,以免防止突发状况发生。

三、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

准考证一定要保存好,千万不要忘记带,准备好碳素笔、铅笔、圆规、三角板、直尺、橡皮等答题文具,避免因考试忘带而慌张。严禁携带涂改液、修正带或者透明胶带,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一经发现会当作弊处理。

中考期间天气变化莫测,可以准备好雨具,顺便带一包湿巾或者卫生纸以备不时之需。

聊城春节有啥习俗?

聊城市,地处鲁西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大约在六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民族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鲁西人民更是以其地方特有的风俗来祝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意思是说,只有带有本民族明显特点的,才能被世界所承认,才能立于世界文化园地而不衰。因此,鲁西人民历来如何以自己的风俗习惯庆祝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应当认真地回顾一下。

春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所谓狭义的春节,即指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辛亥革命前,一直把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旦等。辛亥革命后,因改为阳历纪年,随规定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元旦,而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以区别于阳历元月一日。广义的春节所指时间跨度就大了。中国是农业国,广阔的农村历来以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广大的农民群众依然习惯用阴历来纪年。因阴历的正月初一,即年节,正处于“立春”前后,故又称为春节。这一意义上的春节就不是单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了。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隆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说起鲁西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算起。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小年”。这一天祭祀的主神就是“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要给灶王爷辞行,所以又叫“送灶”、“辞灶”。说起来,这“灶神”和“辞灶”还有一段来历。

这祀灶的风俗由来已久。要想了解祀灶习俗的演变过程,得首先明确这灶神是那方神仙。在我们这一带民间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的神。人们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灶王爷”或“灶神”。第二种传说是有一富家子弟姓张,先娶郭丁香为妻。这郭丁香勤劳、善良、孝顺,但这姓张的偏偏又喜新厌旧,休了郭丁香又娶李海棠为妻。这李海棠虽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是她与这富家子弟一样,既不会田间劳作,也不会操持家务,二人婚后是有出无入,坐吃山空,家里又遭火灾,烧的片瓦不留,这姓张的也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乞讨。有一天讨饭来到前妻家中,对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愧疚,便碰死在灶前,后被封为灶王。从前有的大灶禡上印有一男二女三人像者,即根据此传说而来。第三种传说是黄帝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这一传说与古文献记载相近。

古文献记载也不尽相同。《礼记·礼器》中在孔颖达所作的疏中说:“颛项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这祝融本是我们的祖先,是古帝之一。《礼记·月令》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淮南子·汜论》中说:“故炎帝於火而死为灶”。汉代高诱注日:“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不管是传说中黄帝死后玉皇封他为灶神,或者富家子弟张姓碰死灶前后封为灶神,还是古文献记载中的炎帝、祝融氏为灶神,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际上祭祀供俸的都是已故的人,并非什么神。特别是文献中记载的灶神是炎帝或祝融,这实际也是在祭祀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祖先,因此,不能把这统统视为迷信。现在祭祀的日子是在腊月二十三,但过去并非如此。祀灶为古代五祀之一。从文献中对灶神的记载分析大约在战国前后就有祀灶之习俗。不过,汉以前是在夏天祭祀灶神。《吕氏春秋·孟夏》日“孟夏之日……其祀灶,祭先肺”。汉以后改在腊月举行祀灶了。《后汉书·阴识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阴子方者(阴识之祖先)至教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自此始,祀灶改为腊月。唐宋以前,多半在腊日,即腊八。唐宋时期,祭灶时间是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明代有“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之说。是说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在腊月二十四,清中期之后,大都在腊月二十三了。我们鲁西大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这祭灶礼仪也是很讲究的。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我们鲁西一带的灶神像多半是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也有的叫糖藕),果品、蛋糕、枣糕,也有的用水饺做供品,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这辞灶所用的供品,多是粘和甜的,意思是想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让灶王嘴甜一些,光说好话。还要供上用秫秸扎成的灶马、灶鸡,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大吉大利。供品摆好后,先烧香叩头,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来烧掉。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意思是让灶王爷喂马用。所扎灶马、灶鸡等要一并烧掉。这时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同时老年人还口中念念有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有些盼望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带个胖小子来”。

我们鲁西一带,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是辞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打扫卫生。这一天,或在以后几天内,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扫到,所有能搬动的家具、餐具等,都要搬到院里彻底清洗,然后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干干净净过新年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之后,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了。俗话说:“辞灶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个黑手帕,老头子要顶大毡帽”。说明新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男人忙着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妇女则在家蒸馍馍、打花糕、炸丸子、炸藕盒、炖鸡、煮肉、包水饺。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都按排得满满当当。

传说,辞灶后,诸神上天,地上则百无禁忌了,谓之“乱岁”。嫁娶不用看日子。天天都可以。

一个小年,就这么多习俗,大年的风俗习惯就更复杂了。大年说起来应包括年除日、春节(元旦)、元宵节这三大块。这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之中就有记载。汉代,民间习俗就已相当繁多。

年除日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除日的活动很多,如贴春联、挂祖谱、摆放祖先牌位、请家堂、放鞭炮、点灯守夜等。贴春联是过年的一大特点,一般自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最晚不能晚于除日的午饭前。大红对联一贴,年的气氛就浓了。

这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时候,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避邪。到了五代时,后蜀的官庭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逐渐把“桃符”换为春联。因此春联又有“桃符”之称。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贴的地方也特别多,一般大门上贴“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或“闲人休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之类,进门迎门壁上要贴“迎门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灶君旁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牛圈要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要贴“骠马满槽”、大车上要贴“日行千里”。其他地方要贴福字。有的地方在特别显眼、引入瞩目的地方将“福”字倒过来贴,看到的人说一句“福倒了”。“倒”与“到”音同,意为“福到了”。

除日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包括挂祖谱、请家堂、祭典三大过程。挂祖谱就是把祖宗三代的祖谱挂在正房冲门的墙上,再把祖先的牌位按尊长摆放在冲门的供桌上,鲁西北半部大都是在除日上午来办,而南半部则在下午办。所谓“请家堂”,就是一家之主,在接近中午十二点时(也有的在晚饭前)手拿三炷点着的香,到村外离祖坟较近的十字路口上,向祖坟方向作揖叩头、烧纸,并口中念念有词说:“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来到大门口又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迈步进大门。晚辈们随机在大门口燃放鞭炮。这时各门口要放上一根拦门棍。意为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也有的说拦住财宝不外流的。有的院里要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踩岁”。家堂请回家后,将三炷香插在供桌的香炉内,自此始,香炉的香要一根接一根不能断,直到初二将家堂送走为止。祭典就是把过年准备的年货,如炸鸡、炸鱼、炸藕、炸丸子、炖肉等制成供品,一般是五盘六碗,再配以果盘、水饺、馒头等,还要放上三杯清茶、三杯酒。然后,家中最长者,在供桌前上香、烧纸、行四拜礼(即磕四个头),然后家人一一叩头。天黑后,家堂桌上要点上腊烛,彻夜不灭。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饮酒叙谈,彻夜不眠,叫做守岁。

鲁西一代,许多地方还盛行扎天灯和三十晚上散灯的习俗。天灯,就是在院里栽上一根高杆,绑上松枝和滑轮。将一盏灯笼拉到杆子的顶部。除日晚上,不仅天灯照的满院通明,而且各个屋内、院外沿街顺路都要放用萝卜做的灯。整个村庄都一片明亮。

鲁西一带大都有除日祭天的习俗。在正房门前设一供桌,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象。供品更为丰盛,比家堂桌上的供品规格要高许多。一般要整鸡、整鱼、猪头三大件,再配以五碗菜蔬、五色点心、五个馒头或一对枣糕,叫天地供。祭天时,由家长燃上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并念道:“祈求天地爷保祜”。然后其他人轮翻跪拜,然后烧纸。这天中午,还要到水井、碾子、磨、牲口棚等地去祭祀。一方面表示不忘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另方面表示来年使用起来顺利。除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要把过年准备的各种菜蔬都放一点,再放上大白菜、粉条、肉等,煮一锅菜,名为全家福,一人一碗,主食是馒头或发糕。意为全家团圆,人人都有福,且越发越高。旧社会,有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不想让扛活的吃这顿饭,就想把人赶走。所以农村有“东家东家别耍赖,还有年三十晌午一顿菜”的顺口溜。除日的晚饭虽不复杂,也挺讲究。一般是下水饺。包水饺时,还要特意包一些合子,即两层皮中间夹一点馅的食品,还要赶点面条。这水饺是元宝,这合子是表示能得双份利,这面条是穿钱的绳子(因过去多用带孔的制钱),三样一块放到锅里煮。每人各样都吃点,就预示这一年钱财都来了。燃放鞭炮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中午饭前、晚饭前、除夕零点,都要燃放多头鞭炮。此习俗最晚从宋代就有了。王安石有句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例证。

概括除日的特点有三,一是红,二是响,三是火。红是贴对联,响是放鞭炮,火是散街灯,点灯守夜。为什么会有这三大特点呢?也是有原因的。民间传说,古代,年是一个凶猛怪兽,每年除夕出来伤人害命。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庄,恰好遇到比赛抽鞭子,年听到“啪”“ 啪”的鞭声,吓得掉头就跑,跑到第二个村庄,看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服,吓得望风而逃,窜到第三个村庄,看到灯光闪闪,吓得晕头转向,便跑得无影无踪了。从此,人们便用贴春联、放鞭炮、点灯守夜、散街灯来庆贺新年,以防年这种猛兽再来伤人。这传说,当然不能当真,但这三大特点却的确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愉悦心情,所以久传不衰。

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所说的狭义的春节。过去称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三十多种名称。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到这个时候,各家鞭炮齐鸣,响声震天,节日的欢乐气氛笼罩着千家万户,过年到达最高潮。各家各户也开始煮饺子。这天的饺子也很讲究,一般此时煮的水饺是素馅的,表示一年素素净净的,日子过的顺当。而且饺子中还要包上一个制钱(现在为硬币),谁要是吃着这个饺子,谁就一年富余有钱花。也有的包上糖块或花生米之类,谁吃着就预示一年日子过得香香甜甜。虽说是半夜里没食欲,但大伙都要吃些,预示看一年都能吃好饭。

吃过水饺,待到天快亮时,拜年就开始了。拜年,这是过年的一项重大活动。先是本家拜,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平辈之间也要拜年。然后是给没有出五服的近族内长辈拜年,然后是全村各家各户地串门拜年。拜年活动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能改善和加深感情,消除隔阂。特别是在农村,两家有过小磨擦,谁也不理谁,通过春节拜年,叔叔大爷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了。

初一这天的忌讳很多。早晨家人拜年时,忌呼姓名和称呼。走到跟前跪下就叩头。到其他人家拜年时,则可以称呼了。这一天忌扫地,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说扫地会尘土飞扬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别让看见;忌动针线,忌洗衣服,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忌吃荤,吃荤一年不素净;忌吃葱蒜,忌打人骂人等等。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都要圈好,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惊的鸡飞羊跑,不安宁。

初二,是送家堂的日子。鲁西一带有早饭后送家堂的,也有晚饭前送家堂的。送家堂时,一家的长者,点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这时,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长者口中念道着:“爷爷奶奶,祖宗三代,年过完了,送您回程”。年少者则拿好香、纸、水饺、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壶或瓶子,特地带上水饺汤,陪长者一直到陵地里。在每个坟头都烧香烧纸后,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放一挂鞭炮,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

自初二开始,串亲活动就开始了。特别是新婚夫妇,多半是在初二到岳母家去(也有的在初三)。

初五日,称为“破五”。这天要包饺子、洗衣服(年除日换下来的衣服要等到这天才能洗)。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但这天一般不走亲戚。临清一带则在这天早饭后送家堂。且临清还有十五前不串亲的习俗,说什么“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这拐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有这种说法的地方就不能串亲了。

初七日称为人日。东方朔《占书》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七为人日的由来已久。唐代称为“人胜节”。《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因此多以中午吃面条来祈求人们身体健康。也有的以此日的天气晴否来占验本年收不收人。人日这天,鲁西的北半部忌讳妇女作针线。说什么:“人日作针线,专扎婆婆眼”。总之人日这天,可以休息,可以改善生活。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观赏彩灯,所以又称灯节。这是继春节之后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

赏灯的习俗可以上追到汉代。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根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表佛。汉明帝将此俗引进后,逐步发展为赏灯。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在正月十五。史载,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十五夜。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二十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装饰,挂上五万盏花灯,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树。到唐玄宗时,元宵节赏灯更为盛行。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弛禁,开市赏灯。宋、元、明、清各朝都沿用唐代旧制。规定元宵前后三夜,开市赏灯。官家与民同乐,以示歌舞升平。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一直延续至今。

鲁西农村过元宵节,还有一种禁忌,就是新婚的媳妇,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说什么头三年的新媳妇“十五不观灯,观灯死公公。”因此,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去躲灯。

鲁西的花灯种类繁多,而且城市和乡村也有差别。

城市里的灯多是彩灯。主要街道上的官府、商行、作坊、店铺等都要张挂彩灯。彩灯种类繁多,有戏曲故事为内容的灯,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有以动物形象为内容的,如龙灯、虎灯、兔灯、鸡灯、鱼灯等,有以农作物为内容的,如谷子灯、玉米灯、棉花灯等,有以瓜果为内容的,如北瓜灯、西瓜灯、寿桃灯等。总之,各种彩灯,制作精巧,内容丰富,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元宵观灯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和艺术享受。每到元宵灯会,城市郊区的农民群众,也纷纷涌进城里观灯,主要街道上人流如潮,连袂避日,十分热闹。

稍偏远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彩灯丰富繁多,但也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用竹片或秫秸扎成彩灯,最多的是用萝卜雕成灯盏,在元宵节晚上,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内和院外的胡同及村外的主要路口。远远望去,灯光闪闪,如银河落地,别有情趣。

这三天不仅赏灯,而且还有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鼓、秧歌、赶毛驴等多种多样的大型表演活动,这几天街上是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观众是人山人海,如潮水一般涌来涌去,全城都沸腾了。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尾声。也称为残灯。鲁西的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一天。鲁西民间认为这一天是出去走动的好日子,群众称作“走百病”。这一天,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服装,走亲访友,有的则外出爬山涉水,走桥渡船。农村有顺口溜说“跑一跑,不见老。”“动一动,治百病。”因此,有些农村,把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着出来走走路,以示孝心。过去,在农村,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二月二。这离春节也太远了,故不再赘述。

我想了解一下山东聊城和聊城大学!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96个行政村(居委会)。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于有莘之野”,辅佐商汤灭夏桀,世称贤相。周时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闪子。

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有谋士计然。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时有著名兵家孙膑、名士鲁仲连威名远播。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不少名士,如为西汉时为官清廉的御史尹齐、东汉时以方正著称的谢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时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国大将程昱、魏相华歆等。

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造就了许多名人,如马周、吕才、张镐、程咬金、路隋、王志愔等。北宋时有名相王旦、南宋忠义使臣王伦、医学家成无己等。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通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当时较著名的民间工艺有木版年画、蝈蝈葫芦、聊城毛笔、茌平剪纸、临清哈达、董庄中堂画、金银制品。当时的风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鸡、呱嗒、进京腐乳、甜酱瓜、高唐罗汉饼、五香驴肉、乌枣等。晚清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聊城教育发达,有书院、私塾和学馆3种办学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6处书院:东林、光岳、龙湾、阳平、启文、摄西。中国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杨以增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多达3705部,224600余卷。《水浒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记载有发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际.聊城人才荟萃,涌现了众多名人,如有明大臣于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将左良玉、抗税首领王朝佐、心学学者穆孔晖、“江右六君子”之一刘琰、博览群书的邓钟岳、书法家崔班、画家董立元、清代状元傅以渐、李孟悦,行乞兴学的武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后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与国民党第六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合作抗战,建立了华北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先后支持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往返黄河南北,东北野战军渡河南下进行渡江作战,有17万人参军入伍,有三千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区建设;组织了数以万计的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全力支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涌现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员赵以政、王寅生;还有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如著名学者张修一、傅斯年,杂技艺人李半仙、泥人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建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对外经贸较快增长;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形势较好。科技教育和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新时期模范人物:如刘义发、卢恩光、齐炳起、张学信、刘学景等全国劳模,吕学堂、张淑芬、支德海等山东省劳动模范,获得“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东昌府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白云同志,更有全国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血洒高原,他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光炳千秋!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是山东省卫生城市。聊城市从1999年开始展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2003年3月19~28日已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聊城 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聊城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运河钞关、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曹植墓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宋代铁塔、鳌头矶等14处。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卓越秀美“江北水城”的战略定位,建设了一批靓点工程,水城特色日益鲜明。2002年旅游业年内接待国(境)外客人6532人次,国内客人52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20亿元,其中外汇收入296万美元。全市主要旅游景点有东昌湖、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古运河、姜堤乐园、凤凰苑科技观光园、梦幻乐园、昌东公园、马颊河休闲度假村、临清运河钞关、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曹植墓、景阳冈、海源阁、舍利宝塔、鳌头矶、狮子楼、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傅斯年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武训祠。全市人均居住面积27.3平方米,在岗职工总数32.98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001元。全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聊城社会治安稳定。聊城接待条件日渐完善,拥有一批高档宾馆、酒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等涉外机构健全。供水、供热、供气、治污等市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功能有了质的提高,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水利、交通、能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加强。

聊城历史悠久,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光岳楼、陕山会馆、阳谷的景阳岗、东阿曹植墓、临清的钞关、舍利塔、清真寺、螯头矶等,近几年来,聊城市在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去年在茌平发掘了教场铺城墙遗址,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遗址,我们向国家申请了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美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经批准改建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学校名誉校长为东方学人季羡林先生。现任党委书记为博士生导师程玉海教授,校长为博士生导师宋益乔教授。

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设有21个学院、3个教学部、45个硕士点、62个本科专业、1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中心,全日制在校生25408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70人,其中教授201人、副教授268人、博士170人、硕士594人,学校先后有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中,7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38人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3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聘有季羡林、张新时、薛群基等一批著名学者担任客座、兼职教授。

学校占地3000余亩,校舍面积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213万册,电子书刊178万册。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曾获省级“花园式单位” 、“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优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平均为21%,有的专业超过60%,年底就业率均在87%以上。学校有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5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44项优秀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等各类国家级课题49项,省部级课题156项。有45项科研成果分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夏衍**文学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山东,侧重鲁西,面向全国,积极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目前,学校正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为将聊城大学建设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